仿佛昨天才報名支援南京,但一晃十幾天已經(jīng)過去了。一開始來到南京,我的心情也有點忐忑,抗疫事關(guān)重大,偶爾我也會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好。但是,在醫(yī)院,我們做過專業(yè)培訓(xùn);在南京,組長雷靈枝也一直幫助鼓勵我。我逐漸放下顧慮,在工作中越發(fā)自信。
在與隔離人員朝夕相處的過程中,偶爾能看到大家的焦躁和煩悶,但是更多感受到的還是人與人之間的愛與溫暖。正是因為大家互相溫暖、與人為善,我們隔離點才有了家的氛圍。
這天,我們工作總臺接到一個電話。趙先生的愛人劉女士和女兒在我們這里隔離,恰逢夫妻倆的結(jié)婚五周年紀念日,趙先生想給愛人一個驚喜卻無法見面。了解到情況后,我們主動提出幫助趙先生完成他的心愿,化身“大白快遞員”,將禮物和鮮花送給了他的愛人。收到驚喜的劉女士,露出了隔離以來最燦爛的笑容。所愛隔山海,山海皆可平,有愛的一家人,真好!
管女士在隔離區(qū)不慎摔了一跤,急需轉(zhuǎn)診檢查,和她同住的9歲兒子皓皓成了“留守兒童”。為了讓管女士安心就診,我當起了皓皓的“臨時媽媽”。小朋友活潑可愛又聽話,我們相處得十分融洽??粗郧沙燥埖臉幼樱乙蚕氲搅俗约旱暮⒆?,離家十幾天,不知道他在家有沒有好好吃飯。我會努力成為一個更優(yōu)秀的人,做孩子的好榜樣!
疫情當前,沖鋒一線守護百姓健康是我們醫(yī)護人員的職責,忙碌之余,我們還收到了即將解除隔離人員送來的感謝信,字里行間都是真情,讓人倍感溫暖,這真是我們收到過最好的禮物了!
隔離點可以隔離病毒,卻隔離不了愛的傳遞。面對疫情,唯有愛與溫暖才會生生不息。
作者:石化醫(yī)院支援南京第一批醫(yī)療隊隊員、血透中心主管護師 張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