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,飲食控制相當重要。
糖尿病人怎么吃才健康?石化醫(yī)院內分泌科護理團隊今天就來為您一次說個明白!
糖尿病患者為什么要控制飲食?
提供符合生理需要的均衡營養(yǎng)膳食,改善健康狀況,提高生活質量。
減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,使血糖、血壓、血脂盡可能達到理想水平。
預治低血糖、酮癥酸中毒等急性并發(fā)癥。
幫助您達到并維持合理體重。
營養(yǎng)控制的原則
合理控制總熱量攝入。
平衡膳食,各種營養(yǎng)物質攝入均衡。
制定飲食計劃,稱重飲食,定時定量進餐。
少量多餐,每日3~6餐。
總熱量計算三步法
每天總量要量化——三步法計算您每天需要的總熱量:
每天需要的熱量=理想體重×熱量級別。
計算自己的理想體重=身高(厘米)-105。
根據(jù)自己的活動量選擇適合自己的熱量級別。
如何合理搭配三大營養(yǎng)素?
在一天中三種主要的營養(yǎng)物質的攝入比例:
碳水化合物——人體的主要供能物質
1克碳水化合物可產(chǎn)生4千卡熱量。
碳水化合物在人體內分解的產(chǎn)物是二氧化碳和水,不會加重肝腎負擔,是最理想的能量來源。
碳水化合物的來源:
谷類:面食、大米和五谷雜糧。
糖類:葡萄糖、白砂糖、水果糖等。
水果類:蘋果、梨、桃、桔子等。
部分蔬菜:豆類、淀粉類。
脂肪——高熱量的主要來源
1克脂肪可產(chǎn)生9千卡熱量。
若每日攝入過多,可導致體重增加、血脂升高、增加胰島素抵抗和發(fā)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。
蛋白質——需要每日攝入充足的食物
1克蛋白質可產(chǎn)生4千卡熱量。
蛋白質對人體生長發(fā)育、組織修復和細胞更新有重要作用。
每日蛋白質攝入量=體重(公斤)× 0.8~1.2克。
優(yōu)質蛋白應占1/3,如魚、海產(chǎn)品、瘦肉、低脂奶飲品等。
腎功能損害患者(有顯性蛋白尿患者)蛋白質攝入量應在0.8克/公斤體重以下,并以優(yōu)質動物蛋白為主。
多攝入膳食纖維
膳食纖維通常是指植物性食物中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的那部分物質,從化學結構上看,也屬于碳水化合物的一種。
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食物在胃腸道消化和吸收的速度。
控制餐后血糖的升高,改善葡萄糖耐量。
ADA推薦的膳食纖維每天的攝入標準是20~35克。
烹調方法清淡化
每天吃鹽不超過6克(約一平勺)。
限制飲酒
盡量不飲白酒,選用酒精濃度低的啤酒、果酒。
每日限制飲酒量,不超過1~2份標準量/日。
一份標準量為285毫升啤酒,375毫升生啤,100毫升紅酒或30毫升白酒,各約含酒精10克。
應在進食后飲酒,因為空腹飲酒可誘發(fā)使用磺脲類藥物或胰島素治療的患者出現(xiàn)低血糖。
制定飲食計劃
1、計算總熱量
第一步:計算標準體重。例如,170(身高)-105=65公斤,實際體重是85公斤,比標準體重超過30%,屬于肥胖。
第二步:計算每日所需總熱量。按照成人糖尿病熱量供給標準表,每日應攝入熱能標準為20~25千卡/公斤標準體重。全天所需總熱量:65(體重)×20=1300千卡。
2、確定主副食量
確定主食量
可多選粗糧,如蕎麥、燕麥、小米,能供給豐富的B族維生素,而且其中的粗纖維對降糖、調脂、通便很有好處。
碳水化合物=1300千卡×55~60%=715~780千卡=179~195克(約3.5~4兩主食)
1克碳水化合物可產(chǎn)生4千卡的熱量。
蛋白質= 1300千卡×15~25%=195~325千卡=49~81克(約1~1.6兩)
1克蛋白質可產(chǎn)生4千卡熱量。
脂肪= 1300千卡×30%=390千卡=43克(約0.8兩油)
1克脂肪可產(chǎn)生9千卡熱量。
食物選擇應多樣化
綠色蔬菜多多益善。
吃水果要適時適量:
*盡量吃含糖量低的水果。
*作為餐前加餐吃。
*每次少吃點。
3、合理安排餐次
原則:在總量不變的前提下,要做到少量多餐,每日至少進食3餐,最好應進食4~6餐,甚至更多。
藥物治療之餐次分配
對采用口服降糖藥或胰島素的患者,除3次正餐外,應有2~3次加餐:
加餐時間可安排為:上午9~10 時,下午3~4 時、晚上睡前1小時。
加餐的食物選擇:
*方法一:由正餐中勻出半兩主食作為加餐食品。
*方法二:選用低糖蔬菜,如黃瓜或西紅柿,每日一個做加餐。
每日飲食12345
*每天1袋牛奶。
*每天200~250克碳水化合物。
*每天3個單位優(yōu)質蛋白。(1單位優(yōu)質蛋白=豬肉1兩=魚2兩=雞蛋1個)
*4句話:有粗有細,不甜不咸,少吃多餐,七八分飽。
*每天 500克蔬菜。